房天下> 正文

“温州尝试” 中国楼市调控“去化”方向已定

房天下深圳二手房网  2013-08-26 08:33:00  来源:中国证券网
[提要]房价涨幅放缓,并不意味着上涨压力解除。邹晓云表示,一线城市供需失衡的压力,以及近期频繁出现的高价地,都将成为未来房价上涨的驱动力。近期,温州调整“限购令”,这是近一年多来尝试调整政策的城市,且这一尝试并未被层叫停。

楼市调控政策应差别化联网推进缓慢是借口

点击查看图片

中国楼市调控“去化”方向已定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7月有69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价格同比上涨。但从环比来看,房价上涨的城市有所减少,整体涨幅也在收窄。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邹晓云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房价涨幅趋缓是当前经济形势的反映。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居民收入增长的预期受到影响,市场的热情有所冷却,这会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表现。但温州楼市政策调整难具普遍意义。

“前些天我去考察,发现很多地方政府负责人抱怨,找项目、寻求新的过程困难,地方经济增长好像找不到出路。”邹晓云说,这种情况在二三线城市尤其明显。

房价涨幅放缓,并不意味着上涨压力解除。邹晓云表示,一线城市供需失衡的压力,以及近期频繁出现的高价地,都将成为未来房价上涨的驱动力。近期,温州调整“限购令”,这是近一年多来尝试调整政策的城市,且这一尝试并未被层叫停。

  在邹晓云看来,“温州尝试”难具普遍意义。由于此前的需求比重过大,在这一轮调整中,温州楼市泡沫破裂,房价连续多月下降,并危及到当地经济。因此,温州调整政策的尝试,更多是出于挽救经济的考虑。

  他表示,针对不同城市房地产市场形态的差异,楼市调控政策应寻求差别化。但当前地方经济对房地产业的依赖程度较高,地方政府松绑政策的冲动较大。如果放任地方政府自行调整,市场就容易出现混乱。除非其他城市同样面临温州的情况,否则调整政策的尝试都有被叫停的可能。

  邹晓云认为,在市场不能做到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时,手段的存在是有必要的。因此,未来一段时间,以限购为代表的调控手段不会退出,房地产市场仍将承受政策压力。

精彩对话

  中国证券报:近段时间,高价地频繁出现,个别地方的“”纪录不断刷新。高价地产生的动力有哪些?

  邹晓云:从市场层面来说,根据这些地块所在的区位和配套,地价不至于达到接近当地房价的水平。这些地块的出现,更多是在饥渴供地背景下,企业对后市预期过高所致。

  地方政府卖高价地的驱动力十分充足。首先,按照一些国土部门的说法,地方政府每年都要实现一定额度的土地出让收入,而上级管理部门又对土地出让的数量指标有明确的计划和限制。地方政府自然希望每块地都卖出好价钱,甚至越高越好。同时,由于保障房供地任务的压力,地方政府多采用捆绑形式供地,这便使保障房的成本转嫁到商品房地块,也是导致地价越来越高的重要原因。

  中国证券报:温州调整调控政策的尝试未被叫停,这是否意味着楼市调控“去化”的方向已定?

  邹晓云:房地产调控的根本目的在于两方面:一是出于经济层面的考虑,通过维持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来稳定经济形势;二是在住房保障层面,满足居民基本的住房需求。至少从后者来看,政府部门的介入是很有必要的。

  市场化调节是房地产行业的理想状态。在当前我国房地产基础信息系统尚未完善、法律制度欠缺的情况下,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并不现实。所以在一定时间内,先导的调控方式仍会持续。

  针对不同城市房地产市场形态的差异,楼市调控政策应寻求差别化。但当前地方经济对房地产业的依赖程度较高,地方政府松绑政策的冲动较大。如果放任地方政府自行调整,市场就容易出现混乱。

  以限购为代表的调控手段短时间内不会退出。

  中国证券报:长效机制的建设要实现哪些目标?需要进行哪些配套改革?

  邹晓云:房地产长效机制应该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建立政府主导的、保障中低收入群体基本住房的机制;二是通过相关的手段,主要是提高公共资源占用成本,将存量房屋以及利用率不高的房屋激活,平衡市场的供需关系;三是通过制度建设,主要是市场方面,抑制投机性需求,挤压市场泡沫。

土地、户籍等制度改革,都是长效机制的配套措施,但关联度未必真的很大。当前主要的问题是地方政府有没有愿望和动力去推进,像住房信息系统联网进展缓慢等,都是各地不愿推进改革的借口。

 

深圳和平里花园一周卖出76套房 成为销售!

重点:中国房地产长效机制要管100年 明确套房不征房产税

 

中国地产中介经纪报发布——第五期,大佬们的事迹

今天新闻:(点击立刻手机找房

中国7大城市成交的二手房有“近五成的空置”!

民治街道上芬社区东头村房东不备案被罚十余万

一个老板的地产十年:工厂五年盈利不及一套房子赚钱

持续“出色”的房价加速推进 正愁要有新招

深圳房地产锋称:争议"长效机制"并非想降房价!

 


多国驻英加入队伍 伦敦楼市重新火热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多个国家正准备出售自己在伦敦的大房产,理由是这些房产出售后能换成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大成“金矿”

据悉,这些位于的房产在出售之后都会被开发商改造成私人,以满足那些主要来自国外的富有买主的需求。而据保守估计,这片房产可能创造价值30亿英镑的住宅。

据伦敦当地媒体报道称,上周,位于伦敦的前欧洲理事会对外关系委员会大楼以2150万英镑的价格出售给了开发商。据预测,这栋8层大楼将会被改造成35套,届时售价可能达到1亿英镑。

另外,伦敦的一家房地产开发商说,他们在不久前以4000万英镑的价格出售了巴西驻伦敦大楼,引起各国驻伦敦关注到自己“手握重金”。一些外国政府由此意识到自己正“坐在一座金矿上”。

有消息称,过去6个月时间里在伦敦有大约20多个外交房产准备出售,而且可能还会有更多这样的房产进入市场。报道列举了尼泊尔、希腊、立陶宛、塔吉克斯坦、科索沃、土库曼斯坦、冈比亚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声称这些国家驻伦敦将会搬迁。

伦敦楼市重新火热

其实,在这些大加入之前,中国买家已经成为伦敦房产的生力军。一家统计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过去一年里,伦敦27%的新住宅房由中国买家购得,占总交易金额的17%,今年上半年来自中国大陆的买家购买了价值大约1.7亿英镑的伦敦住宅房产。

而目前伦敦的商业地产来自中国大陆的就高达15亿英镑,占总金额的11%。近市场上也出现了新的状况,中国买家对100万英镑以上房产的需求开始增长。而随着中国买家对于英国市场的热衷,伦敦各大房地产商也意识到中国者的价值,并主动到中国市场推销新楼盘。2013年上半年至少有8家伦敦房地产开发商直接到香港、上海和北京等地吸引中国者。

为什么伦敦的房地产会受到如此追捧?其实,这与伦敦房地产的保值历来经得起市场和历史的考验有关,金融危机严重的时候,伦敦周边部分区域的房价下跌了10%-30%,但是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迅速回升到原位,这足以说明市场的根基并没有动摇。而伦敦区域,房价不但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受到海外避险资金的追捧而不断推高房价。

 

责任编辑/chenzhouke.szesf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微信扫码打开

房天下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