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正文

楼市也需要打破“刚性兑付”,斩断购房者的幻想

房天下深圳二手房网  2014-05-07 08:45:00  来源:深圳报业集团
[提要]东西买到手后跌价了,这种情况生活中并不少见,为什么只有购房者才会理直气壮去“维权”? 恐怕与多年来楼价一直在上涨的“刚性兑付”有关。

楼市应打破“刚性兑付”

胡蓉

□ 本报评论员 胡蓉

游学哈佛的万科创始人石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楼市一消费者就闹事,缘于缺乏契约精神;而地方政府对此基本袖手旁观,则是出于同情弱者原则。石的话很“应景”。眼下楼价稍有松动,一些城市再次出现“维权”事件。深圳也不例外,“五一”假期中,多名业主聚集宝安西乡一楼盘售楼处要求退房退款,声称买房时遭开发商欺诈,小区周边被违建、厂房和臭水河包围,房价也从每平方米2.2万元下降到2万元左右。楼盘销售负责人则告诉记者,售楼时他们已明确做出了风险提示,只是因为促销。

东西买到手后跌价了,这种情况生活中并不少见,为什么只有购房者才会理直气壮去“维权”? 恐怕与多年来楼价一直在上涨的“刚性兑付”有关。“刚性兑付”的说法出自央行近对理财产品的报告。刚性兑付指的是当理财资金出现风险时,作为发行方或渠道方的商业银行、信托公司、保险机构等为维护声誉,会想方设法给者价值补偿等来保证理财产品本金和的兑付。

与理财产品者深信自己不会亏本一样,也有许多人相信,房价上涨有政府“背书”,政府不会让房价下跌。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心理,与政府每每在楼市萎靡时出手救市有关。尽管政府也推出了许多调控政策,但越调越高的现状却让购房者更加认为:政府的用意只是不希望房价涨得太高太快,而非不涨。

地方政府为什么对此袖手旁观呢? 恐怕还不完全是因为同情弱者。如果业主的不当维权影响了开发商的声誉和经营秩序,执法部门理应予以制止和惩处。但是,政府担心正常的执法会被曲解,会被认为与开发商是“一伙的”,致使业主“正当利益”受到损害。但这种貌似撇清关系的袖手旁观恐怕更巩固了维权业主的心理:看,政府都不管,房价就不该跌,跌了就该退我房款。在这种心态下,这些人当然也就无视自身应负的风险责任了,更谈不上尊重契约了。

事实上,上没有只涨不跌的东西,从来都是有风险的。如果政府有意无意地继续纵容这些人,那么无论是个人风险还是社会风险都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因此,央行近提出: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打破刚性兑付,顺应基础资产风险的释放,让一些违约事件在市场的自发作用下“自然发生”。增强者对于理财产品的风险意识,树立“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

同样道理,楼市也需要打破“刚性兑付”,斩断购房者的幻想,让他们理性起来。主要的一条就是,政府在楼市时应当分清楚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对于无力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的人群,政府该管;可以通过市场解决的,就让市场去发挥作用,去决定房价的涨跌。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政府对楼市的也越来越遵循这一原则,眼下楼价的松动即与此有关,应该珍惜大好局面,不走回头路。而对业主的不当维权,政府必须管,没有契约精神,高企的交易成本将拖累社会效率。培育理性的人和消费者,也有利于促进市场理性健康发展。

对于个人来说,树立风险意识、掌握财务知识也将受益终身。否则即使一朝发迹,也可能像原中天置业老总蒋飞那样留下笑柄:蒋飞因为深信房价只涨不跌而不顾风险快速扩张,拥有物业的价值超过了负债数额,却离奇地选择了畏罪潜逃,终把自己送进了大牢。

 

搜索1万次以上 2014年深圳二手楼盘热门搜索20

五一楼市已来 4月深圳二手楼市恢复有升达6037套

更多地产新闻

地方救市大面积“扩容”购房给予补贴 降低首付比例

深圳全市常住人口增至1062万 同比增加8.15万人

深圳楼市真正全面“变脸”二手房爆降60万!

楼市已分化进入下半场 有必要给行业“浇浇冷水”

 

责任编辑/chenzhouke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微信扫码打开

房天下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