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正文

陈志国:中国房地产需要“救市”吗?

房天下深圳二手房网  2014-10-14 09:10:00  来源:房天下综合整理
[提要]近期关于房地产“救市”的说法很多,原因出于国家部分调控政策的松动。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放宽限购,二是放宽房贷。然而把这视为“救市”举措,实在是小题大做。

近期关于房地产“救市”的说法很多,原因出于国家部分调控政策的松动。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放宽限购,二是放宽房贷。然而把这视为“救市”举措,实在是小题大做。

首先,“退市”不是“救市”。限购限贷政策是怎么出台的?是为抑制房价持续过快上涨,在市场趋于规情形下的规举措,换句话说,就是不正常情况下的不正常措施,虽然不正常不可视为不正确或不可以,但如此以手段管束经济、以计划手段管束市场,有悖于房地产市场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只能作为阶段性应急措施。既然这样,当房价由升转降并持续下滑,政策取得预期效果之后,让这些规措施适时“退市”,让市场回归常态实属情理之中,理所当然,与“救市”相差甚远。为什么几个一线城市依然限购限贷?因为那里的房价还在上涨或一松就涨,还须要抑制,由此可以看出政策的持续与退出取决于房价的回归与稳定。一些地方的“松绑”不是“出手救市”而是“见好收手”。

其次,“空城”不是“鬼城”。与“救市”论相呼应的是更加耸人听闻的“鬼城”说。其“代表作”是某媒体发布的《中国大陆城市“鬼城”指数排行榜(2014)》,预测中国未来可能出现50座鬼城,其中位居前十位的城市有:二连浩特,钦州,拉萨,嘉峪关,井冈山,威海,锡林浩特,嘉兴,石嘴山,三亚。其依据是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的占比低于或稍高于0.5。这个依据充其量可以对房地产市场开发和建设作一个预警性的参考,但以此为依据评判“鬼城”是不恰当的。再说“空城”(其实此说也是不恰当的,我仅借此一说)。一些地方一些新建小区,建成半建成后销路不畅。其“代表作”是某媒体报道的“天津京津新城”。已建成3000套别墅,将要建成8000套,“据说花了68亿,只有10%的入住率”。我无意评论此报道内多处包含“据说”成份,即使完全真实,也只是个别现象,且也不是“空城”。早引发楼市危机的温州,在房价大跌之后即出现很大购买力;基本属于放开限购政策的南京,没几天,日均认购量从200套飙升到400套。说明什么呢?说明一旦抑制政策退出,“空城”不会空,更不是“鬼城”。当然销售不畅的情况也是会有的,即使在楼市暴热时期也会有,但那是开发与营销问题,与所谓的“空城”“鬼城”无关。

第三,“盘整”不是“崩盘”。关于“崩盘”,我在前面一文《妄论中国房地产“崩盘”是“杞人忧地”》已经说过一些。这里说说为什么称“盘整”。其一是价格波动不算大。大家注意,虽然房价下跌,但从来看,跌幅并不大,少数地方还有上涨,只是销量大跌,主要是“矫枉过正”的调控政策和购房者期望房价大跌的心理预期造成的,因此就目前房价整体跌幅不大而言(个别城市特例除外),还应该有一定的下跌空间,根本谈不上“救市”。其二是如果调控政策全面退出,房价反弹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更谈不上“救市”。再一个须要注意的是,近两年来,管理层对于房地产很少出声,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房地产业基本处于正常运行的可控状态,很多声音来自行业和地方,出于对新的改革利益分配的舆论操作,不宜人云亦云大惊小怪。

(作者系独立评论人陈志国)

 

 

责任编辑/chenjinlong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微信扫码打开

房天下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