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正文

松绑限购药效渐失 风向标杭州再现“亏本卖房”

房天下深圳二手房网  2015-01-14 09:11:0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提要]近几年,业内不乏这样的案例。上海证大在资金链紧张时将上海外滩“”出让;绿城曾在财务危机期间引入九龙仓;杭州还曾出现手握“”的雅戈尔,预估“”开发出来仍然赚钱无望,索性退地,数亿元打了水漂的情况。

房天下

“亏本卖房”的口号再次让楼市寒意乍现

杭州楼市历来是房地产市场的一大风向标。2012年3月,杭州曙光之城楼盘就首先喊出了“亏本卖房”的口号。2014年2月,又是杭州德信房产一个项目的,打响了马年的枪,房地产市场也自此进入了寒冷的冬天。

进入2015年,在市场有所回暖的背景下,杭州又有楼盘“亏本卖房”。令跌眼镜的是,这次喊出的并不是德信房产那样的中小民营房企,而是两家实力房企——华润和新鸿基合作的项目“之江九里”打出了“亏本卖房”的口号;另一家香港地产巨头的项目“云荷廷”也以1.9万元/平方米的价格对外销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测算,由于上述项目的拿地成本达到1.1万元/平方米,加上3000元/平方米的带装修约,再算上融资、建安、营销和税费等,开发商可以获得的利润极为有限。

某跨国房产咨询机构高管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015年,杭州仍然出现实力房企亏本卖房的情况,似乎说明放松限购政策的“药效”已经释放殆尽。

两项目低价甩卖

位于杭州郊区之江板块的“之江九里”楼盘,近期打出了“亏本卖房”的口号。之江九里的开发商名为华润新鸿基房地产(杭州)有限公司,是由华润集团与新鸿基2005年底共同成立的。

“之江九里”所处的地块,是华润、新鸿基在2009年以27.7亿元高价拿下的“”,折合楼面价格达到1.53万元/平方米,当时震惊业内。该项目在2012年入市至今,已陆续开售了多期,目前正在销售的数百套房源,售价仅为1.8万元/平方米。

“我们确实是在亏本卖房,开发商要回笼资金。”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购房者身份的采访时,之江九里的售楼人员解释,用1.53万元的“面粉”做出1.8万元的“面包”,加上拿地至今的资金成本、建筑成本,亏本似乎在所难免。


距之江九里仅两公里的另一个项目也给出了极为保守的价格

由港资房企嘉里建设开发的“云荷廷”在2015年1月11日开盘。这一项目在2012年拿地,地块总价25.36亿元,住宅部分折合楼板价约1.1万元/平方米。该项目售楼人员告诉记者,此项目产品为非毛坯,标准为3000元/平方米,目前售价为每平方米约1.9万元。

记者从一些业内人士处了解到,房产的销售价格中包括了土地、建安、税费装修配套和营销等多项费用。因此上述项目的利润有限,且由于开发周期相对漫长,可能会拉低嘉里建设未来的整体净资产率。

房地产蔡为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嘉里建设的这一项目还包括大规模商业物业,计划自持。“后续的商业物业装修、招商、推广都需要成本,按照嘉里建设的标准则成本更高。”蔡为民认为,嘉里建设还需要为这一项目的商用部分不断投入不菲的资金,综合观察,这个项目在短期内或许将处在投入状态。

对于项目可能出现的亏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别致电华润置地(橡树湾润景公馆)、新鸿基香港公司,并按对方要求发送了采访邮件,但截至发稿尚没有收到回复。新鸿基上海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一项目由华润担任主导的一方,新鸿基方面不作答复。

记者还致电嘉里建设香港公司,但截至发稿,同样没有获得回复。嘉里建设深圳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深圳与杭州项目略有一些联系,但不清楚情况。嘉里建设上海公司方面向记者表示,不负责杭州公司事务。

房企急于回笼资金?

“亏本卖房”在业内已有先例,但常常发生于中小房企。明源地产研究院主编潘勇堂告诉记者,当市场不景气、公司资金链紧张时,就有可能卖房,只求快速回笼资金,不求赚钱,先“保命”再考虑“保本”。回收资金之后,才有能力拿新的地块。

近几年,业内不乏这样的案例。上海证大在资金链紧张时将上海外滩“”出让;绿城曾在财务危机期间引入九龙仓;杭州还曾出现手握“”的雅戈尔,预估“”开发出来仍然赚钱无望,索性退地,数亿元打了水漂的情况。

港资大鳄杭州之江项目定价如此之低,是急于回笼资金?

克而瑞研究机构总监薛建雄认为,这几家房企资金实力都强,不会因为缺钱而选择甩卖。其中嘉里建设一向周转速度较慢,凭借多年来的雄厚积累,用大量的自有资金开发,压力不大。

记者查询了解到,嘉里建设曾于2005年以24.6亿元的高价击败竞争对手,夺下浙江大学湖滨校区地块,后来因建筑高度等多方原因修改方案,终规划为嘉里。时至今日,嘉里仍未建成开业。

从拿地至今已经过去了10年,可见嘉里建设是有资本“拖”的。公司中期报表也显示,在大部分内地房企因为销售欠佳而资金紧张的2014年中期,嘉里建设的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仍然可以达到16.78亿元,显示出相当稳健的财务状况。

华润、新鸿基情况类似,薛建雄介绍说,公司资产雄厚、资质好,这类房企凭借银行贷款就能获得资金。薛建雄表示,可能是开发商判断杭州未来三五年房价很难上涨,与其空耗资金与时间成本,不如现在落袋为安。


市场回暖或昙花一现

杭州是我国早举行土地“招拍挂”的城市,也是我国开放的房地产市场,在有着“风向标”的意义。万科、中海、保利、龙湖、世茂、融创、九龙仓和绿地等房企大鳄都在杭州拼杀。2014年,20强房企中,仅4家房企暂未进入杭州市场。

“2013年,楼市还处在‘涨声一片’时,杭州就出现了楼盘的现象。进入2014年,楼市普跌,杭州的跌幅是比较深的。”薛建雄说,杭州经济结构处在调整的过程中,楼市的下跌往往走在前面。

目前,杭州的绿城等房企去化表现较好,但其价格也不能算高。2014年8月29日,杭州取消限购后,立即出现了销售火爆的景象,但进入2015年,销售势头已有明显减弱。

任职于北京某律所杭州分公司的一位律师告诉记者,2014年上半年,杭州城北先出现楼盘,后来逐渐扩大到全城,虽然有些楼盘价格也曾出现短暂上涨,但整体来看,开发商“以价换量”的思路是比较明确的。

“杭州取消限购后,我们以为楼市情况会得到改善。”某跨国房产咨询公司高管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入2015年,杭州仍然出现实力房企亏本卖房的情况,似乎说明放松限购政策的“药效”已经释放殆尽。

潘勇堂告诉记者,杭州高库存的情况十分严重,除了、有资源的房源,其他项目都很难去化。透明售房网数据显示,杭州市区2014年11月的库存一度突破15万套,其中住宅近10万套,创下历史新高。高库存的压力还将持续下去。

责任编辑/huangqiga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微信扫码打开

房天下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