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正文

超大城市深圳如何“高位过坎”

房天下深圳二手房网  2016-05-11 08:44:00  来源:深圳报业网
[提要]“深圳已经处在一个较高的发展平台,要实现更高的发展目标,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的困难、矛盾、问题和挑战……”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坦言。

昨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均在头版头条,重点报道了深圳改革创新的成就,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也在头条予以重点报道。

它是中国经济的奇迹,改革开放30多年,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它是一个超大城市,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着近2000万人口,人口密度。

放在五大发展理念下衡量,这座已经走上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正在“高位过坎”的特大城市所遇到的困惑,有自己独有的,也有许多城市共同遭遇的。

“深圳已经处在一个较高的发展平台,要实现更高的发展目标,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的困难、矛盾、问题和挑战……”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坦言。

新华社记者走进深圳,倾听各界意见,共同直面这些焦点问题……

焦点一

发展空间之痛,如何突破瓶颈

土地面积1998平方公里,经济总量达到1.75万亿元,深圳是一个县级区域面积上的省级经济体,发展空间的局限和经济发展的冲动之间始终紧绷。

2010年7月,深圳特区扩展到全市,扩容近5倍。但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中,49.9%是生态保护用地,剩下的有12%是道路,深圳能用的土地少之又少。

目前深圳的土地开发强度接近50%,远超30%的国际警戒线,也高于北京、上海和广州,甚至高于香港。早在2005年深圳发展就已面临土地、资源、水、环境等“四个难以为继”,如今情况更加严峻。

土地紧张不仅影响项目落地,渣土受纳场也因此告急。目前深圳全市在用的淤泥渣土受纳场,除发生事故的光明新区红坳受纳场外,只有6座,剩余库容约1600万立方米。如果按近年年均产生3600万立方米的余泥渣土量计算,剩余库容多支撑半年。

记者了解到,深圳正在解决土地紧缺和发展空间问题,包括填海55平方公里,陆地整备50平方公里左右,为未来发展开辟了空间。


焦点二

体制机制之惑,如何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刘若鹏,这位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的正在为高税负烦恼。刘若鹏说,光启物料成本低,而产品的智力成本即技术人才的投入成本高,在现行规定下,无法作为税的抵扣项。“产业方兴未艾之时,流转税负过重限制了发展的脚步。”

30多年来,深圳一大批企业通过锐意改革,为特区乃至中国的发展探索了经验。如今,这些企业已经崛起,在各自领域着全球潮流,他们起步早、走得快,早遇到了体制机制的新障碍。

“深圳在国际创新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一个创新组织,像美国的苹果公司和深圳的华大基因,就能承担创新链的全部工作环节。”深圳市未来产业促进会会长、深圳市科协原主席周路明建议,在深圳这样已同国际创新生态深度互动的地区建立技术特区,先行先试,聚合全球创新资源。

焦点三

民生短板之虑,医疗、如何补课

深圳的民生事业,的短板在于医疗、。根据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2015年底,深圳常住人口千人医生数为2.6名,常住人口千人床位数为3.4张,三甲医院10家,这些指标数据与北京、上海、广州相比有很大差距,一些医院超负荷运转。

“医疗卫生是深圳的短板。”深圳市市长许勤说,过去5年,深圳市委市政府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在医疗上投入了600亿元,是“十一五”的3倍,病床数增加1.5万张。

深圳的欠账很多。基础方面,深圳一年级2016年、2017年、2018年的缺口预计达到3.6万个、5.2万个、7.7万个;高等方面,深圳在排在30名开外,高校数量与在校生规模偏小、办学层次和水平有待提高,与深圳的地位不匹配。

为此,深圳近年来积极探索与国内外大学合办特色学院的路子。“今后,全市每个区都会有大学分布。”深圳市局局长郭雨蓉表示,随着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深圳国际太空科技学院、华大基因学院、湖南大学罗切斯特设计学院(深圳)、

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等9所特色学院密集签约,深圳计划经过10年努力,争取高校数量比现在增加一倍,达到20所左右,在校生约20万人。


焦点四

河流治理之难,蓝天之外期待碧水

2015年PM2.5年均浓度降至29.8微克/立方米,灰霾天数由5年前的112天降至去年的35天,空气质量居国家74个重点监测城市前列,深圳成了空气质量的大城市。

然而,深圳的水环境让人担忧,河流的污染更是短板,其中茅洲河、深圳河和观澜河一度被视作广东污染严重的河流。

从近10年水质监测数据来看,深圳一些主要河流水质为劣V类。深圳河、茅洲河、观澜河、龙岗河和坪山河5条界河的治污均未达标。针对这一问题,深圳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治水。深圳市人居环境委主任刘初汉说,根据《深圳市治水提质工作计划(2015—2020年)》,

未来五年,深圳将投入约800亿,从加快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加快河流综合整治、加快防洪排涝设施建设、保障饮用水水源水库水质安全等方面着手治水提质。

焦点五

城市治理之忧,如何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

2015年12月20日,深圳光明新区发生特大滑坡事故,造成73人遇难、4人失联。快速发展的城市,管理的短板暴露无遗。深圳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决定把2016年作为“城市管理治理年”,集中精力整治城市高速发展过程中累积的各类安全隐患,全力推动城市管理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今年深圳将加大公共安全投入,新设150亿元城市公共安全专项资金,全面提升城市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许勤说,深圳在率先成立城市安全研究院,每年财政投入1亿元至2亿元,配备100名左右各领域安全方面的,围绕渣土受纳场、危险边坡、水库、地下工程等城市安全管理课题深入开展研究和风险评估。

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城市,深圳有不少历史欠账:全市违法建筑37.3万栋,违建面积4.28亿平方米,占深圳建筑总量的43%。

2015年,深圳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查违考核1+2文件”,要求各区违建必须“零增长”,否则党政主要领导停职检查。铁腕整治带来实效,2015年下半年,深圳违法建筑基本实现了零增量。


焦点六

房价高企之困,如何破解挤出效应

2015年以来,深圳房价一路蹿升,成为楼市上涨“领头羊”。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数据显示,2016年4月,深圳一手住宅成交均价为49876元/平方米,同比上涨89.14%。

高房价带来了多方面影响。每年都有大学毕业生因为受不了高房价而辞职离开,一些制造业企业也开始考虑外迁。

目前,深圳市正在正视问题,采取措施:

——“十三五”期间,将建40万套保障住房,相当于深圳过去30年保障房的建设量,其中有近25万套将主要用于改善海内外人才居住条件,帮助深圳留住和招引海内外人才。

——出台调控政策,稳定市场。3月25日,深圳颁布调控新政:非深圳户籍人口购房社保年限由1年提高到3年,首套贷款还清后二套房首付四成。

——《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将新引进基础性人才租房补贴提高至本科1.5万元、硕士2.5万元、博士3万元。

“深圳的发展正处于‘高位过坎’的阶段,既要看到过去的辉煌成绩,更要看到现在和将来面临的风险挑战。”正如马兴瑞所言,一向敢为天下先的深圳以问题为导向,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迈过这几道“坎”,就必将赢得更加辉煌的未来。

责任编辑/liyu.shz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微信扫码打开

房天下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