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正文

深圳5年内的安居房都建在哪了?看完后许多人恐怕要多准备车费!

房天下深圳二手房网  2017-05-15 08:40:00  来源:房天下深圳二手房 陈周科
[提要]深圳5年内的安居房都建在哪了?看完后许多人恐怕要多准备“车费”!因为不少是在龙岗,坪山,宝安等片区。关内的福田,南山竟然也有10万套的计划。

深圳5年内的安居房都建在哪了?看完后许多人恐怕要多准备“车费”!因为不少是在龙岗,坪山,宝安等片区,合计超过20多万套。关内的福田,南山竟然也有10万套的计划。

按照房天下深圳二手房统计,深圳“十三五”期间预计新增安居型商品住房需求12万户,新增公共租赁住房需求23万户,新增总需求约为35万户。12万套是用来买卖的,23万套是公租的。在2015年底统计,需求是多少?截至2015年底,公共租赁住房轮候库存量在册家庭46532户;安居型商品住房轮候库存量在册家庭35975户,轮候库存量需求约8.2万户。而全市“十三五”期间将新增户籍人口规模195万人以上,户籍人口住房需求也将随之大幅增加。

看透2017年深圳市住房保障发展“ 十三五” 规划

本文房天下深圳二手房分析19个点,让大家看得更加透点:

一、本规划期限为2016年至2020年;

二、本规划确定的规划范围为深圳市行政辖区,包括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盐田区、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8个行政区以及光明新区、大鹏新区2个功能区。

三、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投资建设、通过其他途径筹集或者给予特殊的政策优惠由社会力量开发,以限定的标准和价格,面向户籍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出租或者出售的房屋,包括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安居型商品房、限价商品住房拆迁安置房等。这里说明的保障是包括:安居房公租房,安置房,棚户区改造房特别是这四种。

四、深圳是加大土地供应,严格落实用地储备供应制度;为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用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通过逐步释放土地,持续维持用地供应。统筹安排人才住房供地计划,采用协议免地价、作价出资等方式。这一点可以免地价。

五、建立全市统一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信息平台,保障一个人享用多套保障的现象。

六、分区管理,各区政府全面负责本辖区基本住房保障工作,承担本辖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筹集和供应工作。保障性住房可采用预分配的方式,提高分配效率,并加大公共租赁住房供应,缩短公共租赁住房轮候时间。

七、2020年期间,深圳市、区新增筹集建设40万套、供应35万套分配方案(单位:套)。房天下深圳二手房了解到,福田,宝安,南山,龙岗均过4万多套,福田近7万套。全市计划新增筹集建设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40万套(新增供应用地建设21万套,多渠道筹集19万套),总建筑面积约2600万平方米,计划供应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35万套(含“十二五”续建项目13万套)。

八、投入多少资金?“十三五”期间,全市住房保障预计安排资金约1724亿元。其中,筹集建设资金投入1588亿元,货币补贴136亿元(含人才补贴74亿)。筹集方式包括:市区两级财政预算安排1059亿元、社会投资约665亿元。40%的资金需要社会筹集。

九、人才和普通保障人要混合住。积极推进混合居住模式。保障性住房应当与人才住房共同立项建设或配建,原则上不再单独立项。合理搭配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商品住房的结构比例,推动各类社会群体的混合居住,实现社区多元融和。

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自贸区战略”、“东进战略”等城市发展战略,说明保障的计划也配合深圳的三大战略。

十一、就地建设。新建或扩建的各类产业园区,应当就地配建或就近集中建设不少于总建筑面积25%、总量不低于16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人才住房。

十二、筹集社会存量住房(含租赁、购买),市、区政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改造已控停违法建筑,没收、征收历史遗留问题建筑等方式筹集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这点说明加强查违建也有扩大保障用地的一个计划。

十三、重视地铁站点附近建保障房的要求。地铁站点500米范围内新出让的招拍挂居住用地,建设不少于总建筑面积60%的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学校、医院等大型公共设施可配建一定比例的人才住房。

十四、城市改造都要配置保障房建设。提高城市更新项目配建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比例,其中城中村改造项目以及改造后建设商务公寓的城市更新项目,基准配建比例不低于15%,旧工业区、仓储区或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改造为住宅的,基准配建比例不低于30%。

十五、转让的土地建设中,招拍挂出让的商品住宅项目用地应配建不少于总建筑面积10%的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其中人才住房全部由市人才安居集团或其各区控股子公司接收或回购。

十六、全市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供应5.03平方公里,其中新增供应用地0.54平方公里,存量用地折合1.8平方公里(含城市更新配建、拆迁安置与产业园区配套宿舍等),多渠道筹集存量住房折合用地2.69平方公里。

十七、多少人将有保障房住?“十三五”期间全市住房保障租购需求约为43万户。“十三五”期间全市住房保障货币补贴需求约53.8万人,包括户籍中低收入(是指中等偏低和低收入,下同)住房困难家庭5万户,新引进人才约38万人和低保、低保边缘群体约1万人。

十八、知道深圳为何要建保障房吗?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12月,深圳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涨47.5%,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同比涨42.6%;2015年全市的平均租金水平为63.33元/平方米每月,较2014年大幅提升,涨幅高达19.7%。然而深圳市在岗职工人均月薪为7631元,同比增幅仅5.1%,居民工资收入水平的增幅显著低于商品住宅均价格涨幅。因此,“十三五”期间加大住房保障供应规模,扩大覆盖群体,对降低商品房价过快上涨带来的影响、减轻居民住房消费压力、缓解住房供需矛盾有重要意义,是住房保障无法回避的历史使命。

十九、深圳已经有多少保障房?“十二五”期间,在已经竣工的10.2万套保障房中,市本级筹集建设的约6.89万套,占总数65.6%。“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供应保障性住房11万套,覆盖约33万人,面向人才供应超过60%。其中市级主管项目供应79945套,占比72%,各区(含新区,下同)主管项目供应29866套,占比28%。公共租赁住房供应66726套,安居型商品住房供应24910套,经济适用房住房供应7066套,拆迁安置房供应11109套。

深圳未来5年建40万套保障房

房地产调控的大潮袭来,曾经领涨的深圳房价出现了“7连跌”。

5月1日,深圳市规土委公布的实时数据显示,4月深圳新房成交均价为54619元/平方米,与去年9月的61600元/平方米相比跌去了11.33%,成交面积也同比下滑24.7%。

去年10月,史上最严的“深八条”的出台,使得深圳楼市进入深度调整通道。深圳也是今年3月限购升级以来,少有的未再度跟进调控的城市。

成交量、价的锐减,验证了上一轮调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根据今年以来中央反复提及的“房地产长效机制”,价格的控制并不是目标。

深圳市政策研究室主任、党组书记吴思康近日在一场论坛中提到,深圳目前有住房总量1041万套,按照平均每户2.59人测算,深圳现有住房可以容纳2800万人口,而深圳现在实际人口约为2000万人。

基于此,吴思康认为,“如果房子只是用来住是足够的,如果用来炒作那就是不够的”,目前深圳主要面临的是住房结构的问题。

去年发布的《深圳住房保障发展规划(2016-2020)》展示了一份基于2013年的深圳住房调查:全市1035万套的住房总量中,商品房约128万套,政策性保障性住房约34万套,单位及个人自建住房约55万套,原村民集体经济组织自建、合建房约650万套,工业区配套宿舍及其他168万套。

这组数据显示,深圳住房结构中,商品房占比为12.4%,保障性住房更少,仅为3.3%。

毫无疑问,深圳仍面临一定的住房供应缺口,尤其在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上。根据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副局长洪海灵的预测,“十三五”期间,深圳市引进人才对住房的需求将高达51万套,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如何激活存量,合理调整住房结构,成为控房价之外深圳房地产调控的重要议题。这一探索,几乎与去年10月的调控同步进行。

5年建设40万套保障房

步是增加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的供应量。

去年9月21日,深圳市政府举行了《关于完善人才住房制度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情况介绍会。这一于去年7月30日正式实施的文件提出,“十三五”期间,深圳将新筹建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40万套,其中人才住房不少于30万套。

值得注意的是,40万套的建设量,相当于特区成立30多年以来建设的政策性住房总和,也超出了“十二五”期间深圳商品房供应总量。

经济观察报从住建部门了解到的实时进度显示,目前深圳市住建局已启动2017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计划,今年计划开工及筹集项目83个,提供政策性住房共计5.98万套。《若干措施》提出,每年新增供应的居住用地中,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用地面积应当不少于总用地面积的60%。这与北京市“十二五”期间提出的保障性住房供应比例基本持平,但对深圳来说却是一个重大变化。

深圳市住建局住房规划与建设处副处长骆惠琼指出:“在《若干措施》发布以前,深圳商品房的新增供地是远远高于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

骆惠琼表示,未来五年,预计深圳在人才住房上的投入将达到970亿元。根据相关规定,深圳市、区政府每年将安排不低于土地出让净10%的资金用于人才及保障性住房建设。

同时,保障房建设方面,深圳与其他城市也不太一样。目前,深圳实行的是人才住房与保障性住房双轨并行的公共住房体系。双轨制下,人才住房的面积要比传统保障性住房公租房大。

为了多渠道筹集建设人才住房,《若干措施》还提出了若干细则,包括:招拍挂出让的商品住宅项目用地应配建不少于总建筑面积10%的人才住房;城市更新项目人才住房基准配建比例不低于15%;新建或扩建的各类产业园区,建设不少于总建筑面积25%的人才公寓;创新出让模式,在招拍挂过程中实行竞地价与竞人才住房配建量相结合,即竞地价达到一定程度后,转为竞人才住房配建比例。

据了解,深圳市土地房产交易中心去年11月出让的位于龙华、大鹏和坪山的三宗居住用地就采取了上述竞价模式,规定人才住房配建比例分别占住宅建筑总量的30%、20%和20%。

从2011年起,深圳土地市场的供应出现拐点:存量土地供应首超新增供应。此后的5年,新增土地供应占总供应量的比例逐年减少,深圳的土地供应越来越依赖存量土地。

因此,光靠拍地是不够的,《若干措施》还提出要大力挖掘社会存量住房资源,例如鼓励利用自有存量用地建设人才住房,利用地铁、公交场站等公共设施上盖配建人才住房,并规定地铁站500米范围内新出让的招拍挂居住用地,其建设人才住房的比例应不少于总建筑面积的60%。

根据去年发布的《深圳市住房建设规划(2016-2020)》,“十三五”期间,深圳市人才住房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供应为5.03平方公里,其中新增用地仅为0.54平方公里,多渠道筹集存量住房折合用地2.69平方公里,剩余1.8平方公里为存量用地。

责任编辑/chenzhouke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微信扫码打开

房天下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