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正文

受惠于撤关热 深圳一体化房价上涨空间被看好

房天下深圳二手房网  2010-06-07 09:01:00  来源:观点地产网
[提要]“撤关”一声令下,深圳“关外热”再度掀起,在大家把焦点集中投向关外之时,关内房价是否会因此而下跌成为全城热点关注问题。

“撤关”一声令下,深圳“关外热”再度掀起,在大家把焦点集中投向关外之时,关内房价是否会因此而下跌成为全城热点关注问题。

据了解,深圳早有撤关的预期,在06年初深圳市政府就曾提出一体化的概念,近几年,政府大量修建等交通动脉,关外房价已快速上涨,从06年初的4000元/平方米左右的均价上涨至09年底的1.6万元/平方米左右,上涨幅度达400%。

房价下跌难望

面对关外的不断,有担忧认为,深圳关内关外一体化后,关内将消失,加上土地供应的加大,关内房价将会面临大幅下跌。

但是深圳大部分资深人士均表示,如果关内房价下跌,肯定不是由于撤关引起的,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政府的调控。

深圳地产人士风语指出,撤关后,由于大家对关外的关注度变高,炒关外的人或因此而增多,虽然关外亦面临调控的压力,但撤关概念的炒作可能令调控的影响力大打折扣,关外的房价上涨势头明显,但这并不意味着关内房价会因撤关而下跌。

深圳另一资深人士亦称,关内外一体化的终目的是建筑新兴产业基地或卫星城区,但这并不代表关外环境会比关内好,“就如同北京的二三环不可能比五六环一样,深圳一体化只能让关内的房产更好,关外好了关内只能更好。”

据了解,尽管政府逐年加大对关外的投入及建设,但关内外的居住环境差异很大。目前关外违建的城中村、农民房很多,同时工厂区也不少,都是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而关内则多是商业、金融业、高科技产业等的发展区域。

此外,关内高收入人群的密集程度较高,商品房的主要购买力还是集中在关内,关外收入水平仍较低,整个收入水平、产业经济并非5、6年内就能得到全面改变。

因此,有业内人士称:“无论是居住环境、就业人口财富积累,关内外完全不同日而语。”

至于撤关后深圳市土地供应将加大的说法,不少人士表示不赞同。深圳业内人士贺承军指出,无论撤不撤关,深圳土地供应并不会因此而得到扩大。

 

【更多全新的二手房资讯点击进入】

相关阅读:

8603元/平起 深圳22套的在售二手房 

深圳楼市出现首轮潮 多数幅度1成以上

提前开盘当晚 新政以来深圳首现"日光盘"

经济学家:政策远未出尽 房价下调30%完全合理

 


深圳地产人士林晓华亦表示,关外的土地并非说有就有,由于关外的土地主要集中于村集体的地方,一体化只是在征地的时候少一些阻力,目前深圳80%的农民主要集中在关外,只是向其征地有了一个藉口而已,而且征地的价格也不低。

“一体化后,关内的土地资源更加稀缺。关外土地贵,再征地的话,关内的就更贵。”林晓华称。

上升空间不减

不可否认,关外城区价值得到补充和改善,对关内房价只能是利好促进。

分析人士举例称:“深圳就像一块蛋糕,如果只有漂亮,周围都是烂的,这样不可能卖到一个好价格。就像北京如果4、5环是农村,那么它2、3环的价值也不会凸显出来。当外围环境改变,城区肯定更加受益,整个深圳的价格就会更高。”

该名人士指出,倘若关外的价值得到提升,深圳未来可媲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区,目前深圳城区均价仅2万左右,而京沪则在4-5万/平。

“关外很多区域价格较低,影响了整个深圳的价值,把均价拉下来,但从长远来看,关内房价还是有一个上升空间的。”风语表示。

事实上,目前有特价的还是以关外房为主,关内的房价依然高企。有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新的供应量预期越来越多,由于关外早已提前透支了一体化的利好反应,未来关外房价再提升的空间很少,然而,关内房价上涨的低价作用将更具。

 

【更多全新的二手房资讯点击进入】

相关阅读:

8603元/平起 深圳22套的在售二手房 

深圳楼市出现首轮潮 多数幅度1成以上

提前开盘当晚 新政以来深圳首现"日光盘"

经济学家:政策远未出尽 房价下调30%完全合理

 


深圳“撤关”

这一次,晓婷终于下决心要在深圳的宝安区买房了。她看中的地段位于宝安大道与创业一路交会处,这里关内的南山区,是宝安的地带,已经形成一整片成熟的小区。

“深圳扩容后,这里房价肯定要涨,现在还是单价15000元平方米左右,以后就不知道是多少了。”晓婷说。

二次探底能否成功? 

 所谓扩容,是指国务院近日作出批复,同意将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深圳全市,将宝安、龙岗两区纳入特区范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深圳特区的面积将扩大四倍。

晓婷担心,如此一来,原特区外的房价会向特区内看齐。

随着5月30日,深圳市委书记荣所公布的关于特区扩容的消息飞遍关外每个角落,房地产市场作出反应。

中联地产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财经日报》记者,这几天看房子的人增加了许多,一改前段时间的成交量低迷状态。“我们预计未来两年,关外地带的房价要涨2~3倍。”

28年来,一道长达90多公里的铁丝网将深圳分割成两部分——特区和非特区。在“一市两法”下,特区外的宝安、龙岗两区在财政投入、人均收入、城市面貌等方面都无法与特区内的罗湖、福田诸区比肩。尽管多年前,深圳已经启动关内外一体化的进程,但特区的各种特殊权利扩展到全市依然要由国务院授权。

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谭刚告诉本报记者,尽管现实中的“二线关”已成为象征,但横亘在人们心理上的“二线关”依然存在。

 

【更多全新的二手房资讯点击进入】

相关阅读:

8603元/平起 深圳22套的在售二手房 

深圳楼市出现首轮潮 多数幅度1成以上

提前开盘当晚 新政以来深圳首现"日光盘"

经济学家:政策远未出尽 房价下调30%完全合理

 


内外有别

晓婷在宝安区的一家央企分部上班,她觉得一直没有身处深圳的感觉,而身边的很多同事也都希望调到特区内的分部上班。

谭刚此前曾经在深圳做过调研,他介绍其结果是:关内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关外的2倍;关内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关外的4倍。法律、社会服务、人口结构等,关内外都有较大差距。

相关数据显示,去年,深圳全市生产总值达8201.23亿元,关内与关外生产总值比为1.2∶1,这意味着关外每平方公里的产值仅相当于关内的21.2%,也就是1/5左右。

甚至于关内外的工资标准也会差个等级。以2006年的深圳工资标准来看,关内810元/月,是广东省的一类标准,而关外为700元/月,属二类标准,相差了110元,这还是政府部门经过大量论证、调查、测算后的折中结果。直到目前,深圳市的工资标准还是特区内1000元/月,特区外900元/月。

这项差异性做法为特区内吸引劳动力创造了便利,但与此同时,也使得特区外缺乏竞争力。

在产业布局上,据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查振祥介绍,特区内聚集了大量总部经济和技术含量较高的服务业,而特区外却是加工产业,工厂较多。现在,往往是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发现特区内没有地了,特区外配套设施和制度又跟不上。

“由于'一市两法’,深圳被人为地一分为二,整个深圳就是一个二元结构,这已经限制了深圳作为现代化大都市的均衡发展。”谭刚说。

谭刚表示,事实上,“一市两法”的问题在其他三个特区是没有的。其他特区此前大多有过两三次的扩容,如珠海经济特区从原来的6.81平方公里,经过三次调整,扩大到现在207平方公里。

“二线关”存废

而在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主任钟坚看来,特区内外一体化的进程早就已经启动了,力图打破内外之分,包括规划设计的标准、部分税收、产业布局甚至体制设置。

深圳也意识到,随着城市经济总量的迅速提升,人口不断膨胀,原来395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经无法承载。谭刚向本报记者介绍,各种要素及人才不愿意往关外流动,产业及重大项目都集中在这个小圈子,而关外将近1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亟待开发。

事实上,早在1997年香港回归后,深圳市时任政协委员郁万钧、陈锡添就提交提案,建议重新审议“二线关”存在的必要性,并建议将“二线关”后移,放宽管制。

 

【更多全新的二手房资讯点击进入】

相关阅读:

8603元/平起 深圳22套的在售二手房 

深圳楼市出现首轮潮 多数幅度1成以上

提前开盘当晚 新政以来深圳首现"日光盘"

经济学家:政策远未出尽 房价下调30%完全合理

 


到2003年,“二线关”存废的争论进入高潮。在当年的“两会”上,身为政协委员的深圳原市委书记厉有为就力主“撤关”,并透露深圳市政府每年用于“二线关”的费用高达数千万元。

2000年6月和2008年1月,国务院两次赴深圳调查“二线关”问题,调查组均建议暂时不“撤关”。不过2003年,深圳“二线关”的边防管理一口气推出九项便利措施,为口岸带来了宽松的边防环境。

深圳“撤关”的真正突破是在2009年。当年5月获批的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明确提到:涉及到特区范围、土地、金融等重要专项改革另行按程序报批,于是在当年9月,深圳就明确提出拟定专项方案,向国家申报争取将经济特区范围延伸至深圳全市。

心理“二线关”也须拆

当下,深圳特区步入三十“而立”之年,此前享受的许多优惠政策已经普及化,“先行先试”已不再是特权,新时代下,特区将如何发展?

荣给深圳设定的目标是到2015年,深圳要实现生产总值超过1.5万亿元,接近新加坡的经济总量水平。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万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9万元。

同时,荣也指出了深圳的六大深层次问题,包括环境约束趋紧,发展方式转型压力大;特区内外发展不协调,二元结构依然突出等。

特区内外一体化无疑成为部分矛盾的攻坚载体。目前,对于“二线关”是“撤”是“移”,人们已经不再关注,未来关外的光辉前景才是期盼的焦点。

不过,在谭刚看来,除了多年来存在的“一市两法”的天然阻隔外,人们心理层面的“二线关”也是一大障碍。

“深圳在对外招商引资时,资本更加偏爱关内,对关外不屑一顾,认为只有关内才是深圳,而在深圳自己做产业布局、城市建设时,无形或有形中也受制于'二线关’,甚至人们在买房的时候都想在特区内。”谭刚说。

谭刚认为,关外的市民对深圳的认同感也比关内少,享受不到特区的一些资源,包括公共服务设施等,这容易导致一个城市不同区域间人群的差异。

而扩容以后,不仅现实中的“一市两法”得以归一,人们心理上的“二线关”也可以破解。重大产业项目布局不再内外区分,而是在全市范围内根据合理性进行选择,城市的发展更加均衡。

 

【更多全新的二手房资讯点击进入】

相关阅读:

8603元/平起 深圳22套的在售二手房 

深圳楼市出现首轮潮 多数幅度1成以上

提前开盘当晚 新政以来深圳首现"日光盘"

经济学家:政策远未出尽 房价下调30%完全合理

 

责任编辑/chenxichan.sz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微信扫码打开

房天下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