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正文

世联楼市新评:市场有其规律,限购疗效有限

房天下深圳二手房网  2011-02-10 16:34:00  来源:世联地产市场研究部
[提要]世联研究认为,限购对市场需求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一是由于市场的需求目前过于庞大;二是由于市场对限购已适应,现已出现各种规避手段。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裁判者,制定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是其本职工作,而过多采用手段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则不利于市场的长期发展。

限购愈演愈烈,大有蔓延之势

2010年4月30日,北京宣布“限购令”,这是房地产调控以来中国内地使用限购的个城市。自此之后,宣布限购的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截止目前,共有25个城市已宣布限购(不包括县级市浙江永康市)。

1月27日,国务院厅发出通知,指出尚未采取住房限购措施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在2月中旬之前,出台住房限购实施细则。其他城市也要根据本地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适时出台住房限购措施。这则通知又将促使得其他各城市的限购整装待发,限购的蔓延之势将不可阻挡。

限购的扩展源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严峻

2010年是名符其实的调控年,可与严厉的调控政策相比,开发商的业绩却表现的一片大好,更有万科年销售额过千亿的历史壮举;同时土地市场也不甘寂寞,北京、上海和大连三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收入过千亿;外资开发商也开始大批进入,2010年数量已过千家。近几年,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地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各种市场手段可谓尽数拿出,但效果却是不尽如人意。新年伊始,新“国八条”的出台,“限购”城市的扩大。种种迹象表明,今年房地产市场调控仍然很严峻。究其原因:一方面,在当前人民币,流动性泛滥、通货膨胀高涨的预期下,而国内渠道过少现实情况下,房地产成为闲散资金进驻的必然渠道;另一方面,市场供给不足,再加上保障房市场规模目前还较小,对现有市场产生的挤出效应极其有限。为了强化调控效果,政府扩大限购城市的数量则在预料之中。

限购对市场需求的抑制是理论远大于实践

从理论上来讲,限购的全面展开,必将对城市形成一定的压制。根据招商证券研发的测算结果:1.在城市限购的情况下,成交量被动萎缩13—29%之间;2.在三线城市的情况下,成交量被动萎缩6%—13%之间;3.若相关城市按“国八条”的要求推出或调整限购政策,成交量被动萎缩12%。可见,从理论上来说,市场需求的萎缩程度取决于限购的广度和深度。

然而,从世联对目前主要限购城市的市场监测数据来看,北京自4月底宣布限购以来,短期内市场需求抑制较明显,随后市场有在9、12月出现两波比较大的反弹。其中,9月市场成交环比增长47.6%。12月更是环比增长54.3%。限购对北京市场开始作用显著,但之后效果不明显。而深圳自9月30日宣布限购以来,10、11月市场分别环比下跌10.1%、43.7%,但12月也开始反弹,而且其幅度高达67.0%。上海在10月7日开始限购以来,11月开始下跌,但12月却又马上反弹,而且幅度也高达43.7%。其后宣布限购的城市由于时间间隔比较短,还有待市场检验。但从市场周成交变化情况来看,大部分城市,短期效应较明显。而有少数城市,如天津限购后市场成交仍然保持上涨态势。

限购的实施打乱了既有的市场运行秩序

从目前实施限购的城市效果来看,需求非但没被压制,相反市场表现得更加反复无常。首先,对限购城市本身来说,限购的实施,会短暂压制需求,而随后在市场对限购认识出清的情况下,市场则开始报复性的反弹,如北京在9、12月的两波反弹;其次,限购城市被压制的需求会转移到周边城市,从而造成周边未实施限购的城市的市场短暂的火爆。如深圳周边的惠州,在深圳9月30日宣布限购后,10月份成交量环比增长55%。再次,在对城市限购的预期情况下,会造成城市限购前的异常火爆。如济南,限购前一周,成交量还不足500套,而就在限购当周,市场成交却达到了3000多套。很明显,这是开发商在购房者在限购出台前抢购房源。这些市场异常的走势,大大扰乱了市场既有的运行态势,使得当前的价、量等市场指标失去既有的市场调节作用,不利于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的判断,更不利于市场长远的发展。

限购不是良药,手段过度使用不利于市场长期发展

世联研究认为,限购对市场需求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一是由于市场的需求目前过于庞大;二是由于市场对限购已适应,现已出现各种规避手段,如借用他人身份证购房;利用企业名义购房等。在当前人民币,流动性泛滥、通货膨胀高涨的预期下,而国内渠道过少现实情况下,通过限购来抑制房地产的需求,疗效将不大。虽然限购的广度和深度的扩大可能会加大限购的作用,但市场需求长期被压制,之后必将会有报复性的反弹。“宜疏而不宜堵”,战国时期水利李冰修建都江堰时就告诉过我们这个道理。

,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裁判者,制定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是其本职工作,而过多采用手段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则不利于市场的长期发展。

责任编辑/chenjinlong.sz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微信扫码打开

房天下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