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正文

2011年季度全国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展望!

房天下深圳二手房网  2011-04-20 11:34:00  来源:世联地产
[提要]2011年1月26日推出的“国八条”将本轮房地产调控推向新的高潮,政府干预市场力度不减,导致2011年1季度各地楼市分化更为明显。世联研究认为,楼市调控政策对买卖双方质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

2011年1月26日推出的“国八条”将本轮房地产调控推向新的高潮,政府干预市场力度不减,导致2011年1季度各地楼市分化更为明显。世联研究认为,楼市调控政策对买卖双方质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

2011年季度政策回顾

“国八条”后,上海重庆出台房产税试点办法,各地方政府与政府签下保障房完成目标“军令状”,且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全面执行限购政策。608个城市出台房价控制目标,尽管多数以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上限,但可执行性比此前明显提升。的强势态度使地方政府对“国八条”的落实情况好于此前的“新国十条”和“国五条”,也凸显出本轮楼市调控政府的决心。

与此同时,2011年一季度,通胀问题愈发严重,成为上半年乃至全年宏观调控的要务。一季度CPI(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0%,3月份CPI同比上涨5.4%,是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峰值,且已经连续五个月在5%上下波动。“通胀似虎”的局势使更加坚定房地产调控不放松的决心,一方面国务院督察组到各地督察调控落实情况,另一方面频频释放调控不放松的言论以稳定市场预期。世联研究认为,对于政府来讲,抗通胀、控房价是难题,但却是必须尽快解决的民生问题,因而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政府调控决心不会改变。

政府近期实行的调控政策正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世联数据显示,2011年1季度,表示受信贷政策影响的群体从2010年3季度的44%提升至目前的72%,认为保障房对房价有较大影响的比例从2010年3季度的16%提升至目前的25%,预期房价上涨的比例由去年3季度末的52%降至目前的45%。

2011年季度市场回顾

我们选取了12个典型城市进行分析(见表1)。从季度来看,一线城市销售面积同比增速明显下滑或略微增长;二三线城市(无锡除外)的增幅明显高于一线城市。从不同月份来看,“国八条”后同比增速基本上呈逐月下降态势。相比之下,一线城市受政策影响更大,3月成交同比全面下滑,而三线城市所受影响较小。均价方面,一二线城市价格均出现结构性回调,而三线城市仍有向上趋势。正是因为这种市场表现,导致不同战略布局的开发商在1季度的业绩表现不同。世联数据显示,在2011年一季度销售业绩前20强开发商中,有12家开发商业务覆盖20个城市以上;业务覆盖城市数量越多,开发商销售业绩增长越快,对调控政策的免疫力就越强。

2011年季度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展望!

一季度由于一二线城市全面限购,导致其市场表现不是理想。根据历史经验,春节过后各地成交量一般是逐步回升,3月份会迎来1季度的销售小高峰。但2011年由于受限购政策的影响,限购城市在春节后仅迎来短暂的回升,随后成交量止涨而跌,大幅下滑七成以上。住宅市场销售不理想的局面直接传导到了土地市场。根据世联对35个大中城市的监测,2011年1季度,各地商业土地成交快速增长,中西部商办用地成交面积保持40%以上的同比增速。住宅用地成交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中西部地区住宅土地成交占比从2010年的53.9%提升至2011年1季度的66.9%,提升幅度明显。

未来政策研判

今后调控政策会视市场发展的情况而使用。如果市场反弹力度较大或者潜在的反弹意图明显,政策很有可能从下面四个方面进行调控:

1、政策严格执行:之前没有得到严格执行的政策会继续落实、严格执行,比如严格征收土地税;

2、政策力度加强:如购房首套房的首付比例提高,目前是30%的首付,可能提高到50%,甚至更高;

3、政策范围扩大:如目前限购城市有39个,未来很有可能继续扩大;

4、新政策的出台:如目前仅仅出台了限贷、限购和限价政策,未来可能会进一步“限售”,即个人购买商品房之后五年内不允许出售转让,将会进一步限制需求。

  

相关阅读:

世联地产:购房者信心指数及政策影响分析!

世联地产:新房市场量跌价升 二手市场量价齐升

世联地产:新房市场量升价跌 二手市场量跌价升

世联地产:深圳2011年3月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未来量价研判

1、从供给来看:由于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的大牛市,造成了新开工面积急剧放大,这将造成2011年4月份至11月份期间,市场上可能有大量的新增潜在供应。通过测算,2011年第二季度潜在供应面临放大态势。从世联重点监测的40个城市来看亦是如此。其中,北京、杭州、苏州、南京、上海和温州等城市潜在供应将大幅超过实际需求。世联研究认为,目前通胀形势严峻,加息压力犹存,政府频频放出政策不放松信号,或将再度抑制市场需求,二季度市场走量不容乐观,部分供给远大于需求的地区面临较大的价格下行压力。

2、从开发商资金来看:08年金融危机使地产商都意识到现金为的重要性。从历史来看,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分类指数几乎与房价保持同步,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分类指数跌破100的1个月后,房价环比出现下跌。本轮调控所采取的紧缩货币政策使开发商的资金链愈发紧张,开发商“不差钱”或将成为过去式。从去年“新国十条”政策颁布后,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分类指数一直下滑,2011年2月份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分类指数降至99.0,是调控以来跌破100,在近几年只有金融危机才出现过,这预示着房企资金压力。

世联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开发商通过海外发行高息债券等方式融资力度,20余家开发商累计融资额超620亿元人民币。此外,在严厉调控下,房地产行业并购加速,一季度并购金额再创新高。数据显示,2011年一季度中国房地产行业并购市场共完成并购案例32起,比去年同期增加22起,比上季度减少2起;但并购总额明显增加,一季度房企并购金额达83.1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高达229.1%,环比增长72.6%。

世联研究认为,考虑到目前高通胀的局面,短期内货币政策很难放松,如果二季度成交量继续走低,对于开发商资金链将是一个严峻考验,尤其是对于一些城市布局少的中小开发商来讲,将存在较大的促销压力。鉴于一些资金充裕的大开发商出于战略布局的需要,我们可以预期未来行业并购将进一步加速。

3、从购房者信心来看:2011年1季度世联购房者信心指数为55.3,高于50,表明尽管受严厉调控影响,购房者对未来房地产走势仍偏乐观。其中,三线城市(59.3)购房者信心高于二线城市(57.1),二线城市高于一线城市(52.9);西部地区(62.5)购房者信心高于中部地区(58.4),中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54.4)。购房者信心指数越高的地区,预期房价上涨的动力越强。三线城市56.2%的购房者预期房价继续上涨,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西部地区57.6%的购房者预期房价继续上涨,高于东部地区的43.4%和中部地区的53.9%。

世联数据显示,限购政策对购房者的影响是“自上而下”的,收入越高、支付能力越强,受影响越大;而限贷政策对购房者的影响则是“自下而上”的,收入越低、支付能力越弱,受影响越大。这造成广大置业者受制于信贷政策而买不起房或推迟买房,导致政策实际效果与设计初衷恰好相反,严厉的限贷政策打击的却是无房者和置业者的信心。数据显示,无房者和置业者的信心指数均低于54,而多次置业者和型置业者的信心指数均超过60。基于此,世联研究认为,目前实施的政策对刚需客户的心理负面影响更大。调查数据显示,近期有置业意向的客预期未来房价上涨的比例较高,接近六成(59.2%)。正是因为客预期未来房价仍然上涨,因而他们的信心指数值更高。相比之下,首置者和改善者预期未来房价继续上涨的比例均较低,分别为47.7%和39%。

世联研究认为,从不同购房者类型来看,未来自住客户受信贷政策影响较大,信心度偏低,这将会影响他们的购买行为。从不同城市来看,一线城市和东部发达城市购房者信心度偏低,未来走量将面临压力。而二三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购房者相对偏乐观,未来成交量回升的可能性较大。

 

相关阅读:

世联地产:购房者信心指数及政策影响分析!

世联地产:新房市场量跌价升 二手市场量价齐升

世联地产:新房市场量升价跌 二手市场量跌价升

世联地产:深圳2011年3月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延伸阅读:调控政策对购房者的影响分析

1、限购政策对购房者的影响是“自上而下”的,收入越高、支付能力越强,受影响越大

限购政策对购房者的影响是“自上而下”的,收入越高、支付能力越强,受影响越大,2011年1月26日“国八条”之后,限购政策在省会城市陆续执行。调查数据显示,半数以上的多次置业者受到了“比较大”或者“大”的影响,已有两套以上住房的多次置业者该比例高达77%。总的来看,这些限购城市中,37%的购房者表示限购政策对其影响“比较大”或者“大”,短期内这部分购房者的购房需求很难释放;此外,由于限购政策的出台会造成其他客户短期观望,因此限购出台后短期内成交量至少下滑37%。世联研究认为,短期内限购政策在抑制需求方面起到了好的作用,尤其是在防止部分客囤积房源方面,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

2、限贷政策对购房者的影响则是“自下而上”的,收入越低、支付能力越弱,受影响越大

为了抑制投机需求,政府实施了紧缩的信贷政策抑制住房消费,通过加息、提高首付、取消利率优惠或提高利率等举措来达到该目的。然而,实际效果却与政策初衷恰恰相反。调查数据显示,支付能力较弱(首付六成以内)的购房者中,超过七成表示受信贷政策影响较大;而在首付比例较高和一次性付清的这部分购房者中,该比例逐步递减。这说明信贷政策对低收入、低支付能力的购房者反而影响。

3、与客相比,置业和改善型购房者对保障房更有信心

世联研究认为,本轮楼市调控,保障房是一大亮点,保障思路、力度都有了很大转变。“十二五”保障房建设计划为3600万套,其中2011年为1000万套,各地方政府也均立下了军令状,这也将促使越来越多的购房者认同保障房的作用。

从不同置业目的购房者来看,置业对保障房平抑房价更加有信心,而客对保障房平抑房价的信心偏低。调查数据显示,置业者认为保障房能够平抑房价的比例,26.6%认为今后政府加大保障房供给的举措对平抑房价的作用“比较大”或“大”;而客对保障房没信心,该比例仅为18.2%。

 

4、保障房是影响购房者对房价走势判断的核心因素,现状满意感是决定购房者购房决策的核心因素

基于以上分析,世联研究构建了购房者心理预期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分析,得到如下几点结论:

(1)限购政策会对购房者的购买力造成极大的冲击,但并不会直接改变购房者对未来房价和购房时机的看法;

(2)信贷政策的主要作用是影响购房者的支付能力,进而影响到购房者对未来房价的看法;但信贷政策的实际效果与政策初衷恰好相反,支付能力越弱,受信贷政策越大,认为未来房价上涨的可能性越大;

(3)保障房是影响购房者对未来房价判断的重要因素,保障房建设和落实力度越大,购房者认为未来房价下降的可能性越大;

(4)决定购房者对未来购房时机判断的主要因素是“现状满意感”(居住环境和当前房价),而不是未来房价走势;现状满意感也会影响到购房者对未来房价的判断。

 

相关阅读:

世联地产:购房者信心指数及政策影响分析!

世联地产:新房市场量跌价升 二手市场量价齐升

世联地产:新房市场量升价跌 二手市场量跌价升

世联地产:深圳2011年3月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责任编辑/fuwenfeng.sz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微信扫码打开

房天下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