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正文

牛刀:中国房价相对于2010年要跌去大概50%!

房天下深圳二手房网  2011-10-17 08:48:00  来源:新华网
[提要]从货币的属性来讲,中国房价的定价权是人民币,不是美元。美元只能影响中国房价的很小一部分,即购买力和部分建材原材料。中国房价的的部分是地价和税收部分,约占房价的60%。这就决定人民币的发行增速决定房价的涨幅。

——答新华社《环球》记者问

记者:楼市现在为何低迷?

牛刀:从货币的属性来讲,中国房价的定价权是人民币,不是美元。美元只能影响中国房价的很小一部分,即购买力和部分建材原材料。中国房价的的部分是地价和税收部分,约占房价的60%。这就决定人民币的发行增速决定房价的涨幅。2009年人民币的发行增速为29.7%,而2011年人民币的增速为14%左右,大约下降一半。从金融学的货币理论来解释,房价也将下降一半。从货币传导市场的时间看,2009年超发的货币影响的是2010年的房价,那么,2011年货币紧缩将影响的2012年的房价,也就是说有60%的权重决定2012年的房价相对2010年要下降一半。

2011年楼市的低迷是正常现象。市场正在胶着,其主要原因是市场被限购令冰冻,逆转了市场的供求关系,但是,市场停留在通胀的误解上。通胀的消除和房价的下降的关系,是哥哥和弟弟的关系,房价是哥哥先下降,通胀是弟弟随后下降。在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控上的逻辑上是,只有通胀遏制,才有房价的止跌。现在正是哥哥临产前的阵痛,只有下降才会诞生新的生命,否则,就会因为难产断送新的生命。所以,此时是痛苦的时刻。

记者:有些开发商已经要,其他开发商会不会跟随?房价到底会不会下降?如果降,一二三线城市的降幅分别是多少?比较大幅度的会发生在年底吗?

牛刀:房价下降要分三个步骤:个步骤是区域性泡沫破灭。温州、通州、义务、鄂尔多斯、香港、海南等地,房价泡沫正在以各种形式破灭,这一步的特征是市场在考验开发商的资金链,过程要延至本年末。第二步是大跌,货币紧缩政策的响应传导到市场,房价将出现局部大跌,地价开始普跌,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出现大幅降低,中小企业开始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资金流出房地产。这个过程将持续一至两年。第三步是普跌,市场开始根据购买力进一步校正市场的供求关系,房价回归常态,三四线城市房价会被打回原型。

年底之前,房价不会出现整体大幅下降,但是,会出现局部和个盘的销售,很多楼盘会跌去30%左右。这时开发商开始分批出逃。

 

今日推荐阅读:

>>首套房贷利率上浮 深圳首付10万起hold住刚需

>>金秋买房有喜 深圳“减价20万”二手楼给力推荐

>>北站开通楼价水涨船高 临"铜九铁十"依然走俏?


记者:楼市低迷将会给大、小开发商带来怎样的影响?给其他行业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比如银行业。

牛刀:大家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中国的房价定价权是人民币,是以政府的信誉在背书。房价的涨跌,与政府的信誉反相关;房价上涨说明政府的信誉在下降,政府不会让自己的信誉一直下跌直至破产。开发商要记住的,丛林法则,适者生存,任何抵触行为,都将导致破产。至于地方政府,肯定会拼命维护高房价,但是,没用。因为地方政府没有房价的定价权。

市场存在一种极大的误解,认为房价下降会影响经济,这是很荒唐的事。房价下降只能表示资金流出房地产,房地产在任何国家都从来不是支柱产业,也没有任何科技含量,何来影响经济?香港那个地方是个例外,香港的衰落,与港人贪念房地产有关,总有还要吃苦头。

至于银行,只有不懂金融的人才会认为房价下降会导致银行风险加剧。房价上涨,会创造货币,所以,货币越来越多;房价下跌,对银行来讲是在回收货币,是在降低银行风险,影响的是规模效益,何来风险?现在美国人在“占领华尔街”就是在对银行的规模效益提出质疑,中国正好乘此机会调整银行业的市场行为,减少暴利,让利于民。

记者:国家该不该救开发商?怎么救?

牛刀:我刚才说了,中国的房价是由政府背书,道理很简单。救与不救,就看政府是不是让自己的信誉破产。我认为,政府不会再救开发商,也没有必要。为了几个商人赚钱,危害广大的民众利益,是不可持续的。

记者:什么时候是人们买房的好时机吗?

牛刀:关于买点的生成,我在我的新书《穷人通胀富人通缩》已经作了具体的分析,的买点会在2012年下半年至2013年生成。现在买楼,只会等着贬值,钱再多也不要犯傻。尽管在2012年下半年至2013年之间,不能保证不贬值,起码躲过大跌的时候。

 

>>首套房贷利率上浮 深圳首付10万起hold住刚需

>>金秋买房有喜 深圳“减价20万”二手楼给力推荐

>>北站开通楼价水涨船高 临"铜九铁十"依然走俏?


相关阅读:

牛刀:房产崩盘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本来不想再说房价,但是,因为我的手机不习惯关机,今天一不留神答应了央视网记者的邀请接受采访,又看见那么多网友的留言,加上我除了去年12月底在凤凰卫视震海听风录作了一台节目,宣布中国房价“2011年上涨2012年崩溃”已经半年,几乎谢绝了媒体的采访,所以,便想和网友一起谈谈心,也给一向支持我的媒体朋友和网友做一个交代,兼做回答采访和网友关心的问题。

中国房价走到今天,一切还在政府可控之间。这是我们看见的积极的一面。当然,危机依然深重,风险敞口极其巨大,如何应对,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大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背景:

首先我们来看人民币,这是为关键的问题。

在人民币到顶的时候,也是本轮通胀的末梢,同时,在外贸上出现连续三个月的逆差。那么,按常规,人民币将停止。这时不仅仅只是买房的时机,也是购买美元的时机。这个底部的确认,有三大特征:一是连续三个月的贸易逆差,不管差额多大,这一项指标就当正式确立;二是中美经济和战略和合作关系一直在维持,这个时期内没有大的风波;三是美元走强,突破90点后。

时间节点上判断:人民币目前已经3.6%,离2011年的预期目标6%还有2.4%的空间,看来升破6元,要到2012年的6月至7月之间。

其次是央行停止加息,这一条表明通胀停止,滞涨开始。

央行加息与否,是有很多数据在支撑,我们在这里不再赘述。我们所关心的一大数据,因为统计局的变来变去,已经很不可信,这不妨让我们做一个参照,也没有别的数据可以参照。也就是说,CPI回到3%以下,是央行停止加息的主要依据。管理层要不要央行加息,主要是看CPI是不是降下来了。

中国经济诸多病症,已经不能好好康复。通胀一结束,很可能来临的是滞涨。滞涨一开始,全社会购买力急剧下降,很多人连工作都不保,有什么心思去买房子?在滞涨中,人们都很迷茫,首先想到的是未来的路怎么走的问题,而不是改善居住。这个拐点,是一个很痛苦的拐点,因为简单的刺激经济已经不起任何作用,只能踏踏实实搞好生产和消费,但是,市场次序已经破坏,重新建立要很长一段时间。

第三个刘易斯拐点已经出现,这是中国城市化的一个大拐点。

刘易斯拐点的出现,说明中国的城市化是一种极度虚伪的城市化。简单地说,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终枯竭。体现在很多企业,就是一涨薪水,老板就要破产;而不涨薪水,就招不到工人。

民工荒现象,就是这个拐点的一个信号。这个拐点已经出现,而且,已经暴露出恶果,直接导致企业破产。国家把农民诱惑到城市打工,什么保障都没有。农民工根本就没有因此而积累财富,更谈不上到城市消费,吃喝玩乐,通胀一来谁都消费不起;衣食住行,无一能得到保障,更谈不上能够在城市买房,能够居住。这样的打工,不可持续。这是一种典型的伪城市化。

第四个是人口拐点,25岁至34岁婚龄人口锐减40%。

摧毁高房价的,是人口结构。城市到处是住宅,但是,有的官员一人几十套,而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一辈子也根本买不起的住宅,还叫做住宅吗?660个城市空置住宅已经突破一亿套,可以供3亿人居住。空吧。

现在好了,没有人结婚,没有人需要住房,去炒吧。2011年25岁至34岁的婚龄人口锐减30%,2012年要锐减40%,幅度比上年要增加10%。建这么多房子,完全缺乏战略考虑。想买房子的买不起,也买不到;不想买的,拿着大把钞票把房价炒到天下人耻笑。到2015年,城市老龄化浪潮涌起,高峰期2020年,城市消费力急剧衰退,那个时候再来看看现在的作为,这些人还有脸见江东父老吗?

关于人口,我在《穷人通胀富人通缩》一书中,有过完整的表述,这里不再多讲。

 

责任编辑/chenjinlong.sz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微信扫码打开

房天下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