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正文

郎咸平:房企太集中 百姓将终生为四大天打工

房天下深圳二手房网  2012-02-06 09:14:00  来源:扬子晚报
[提要]如果房企整合之后真的成为几家,因为它们有足够的资金能扛得住风险,将支撑房价居高不下,结果就是会让我们老百姓永远成为房奴。

如果房企整合之后真的成为几家,因为它们有足够的资金能扛得住风险,将支撑房价居高不下,结果就是会让我们老百姓永远成为房奴。

2010年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房产调控措施,包括限购、提高借贷成本、征收房产税等多种手段,然而直到近期房价才开始停止上涨态势,并出现松动。求生存似已成为房企的不二选择。在限购令、房产税以及收缩信贷的三重夹击下,房价真的会降下来吗?如果调控措施有效,我们的房地产企业又路在何方?

居民结构主撑房价涨跌

从外表看,2011年上半年五大城市开始领跌的情况和2008年二季度房地产崩盘的情况很类似。2008年第二季度房地产增速是34%,可是一线城市是7%。由于一线城市首先领跌,然后波及到其他二、三线城市。2011年上半年增速33%,可是北京市从2010年的24%跌到2011年上半年的3.7%,上海从2010年的35%跌到2011年上半年的9.4%。但是今年的特殊情况是供大于求,按经济学原理,供给过大的结果应该是楼价狂热跌,可这次只是阴跌。今年第二季度14个城市只比2010年下跌了11.1%,核心城市或一线城市只下跌了3.8%,这个数字基本上可以忽略了。

北京从2008年到2010年,平均每一年成交30万套左右,2008年17万套,2009年40万套,2010年33万套,其中三分之一是一手房,三分之二是二手房。如果说开发商想的话,它只有三分之一的冲击效果。2010年年底做的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居民有自己产权房子的人占72.4%,其中18.3%是多套房子。北京市限购令允许北京市户籍老百姓可以买两套房,因此72.4%的人当中有不少人还有能力再买第二套房,所以这对整个需求并没有大幅打压。北京的这些新楼盘大部分都在五环之外,调控的原因使得通州等地每平方米大概下降两千元,而五环之内的二手房价格是否下跌不看地产商,而是要看72.4%这些有房子的老百姓。

所以房价的涨跌决定于居民结构,房价是否下降取决于户籍人口,房价是否上涨取决于非户籍人口。北京市有本地居民1200多万人,外来人口720多万人,真正需要房子的是这些外来人口,基本上很多人没房。所以北京市房价上涨压力来自于非北京市居民的外来人口,其次才是想购买多套房者以及投机者,但是这一批外来人口不准买房的结果,立刻停止,因为他们的动力停止了。

暗流涌动的整合

在严厉调控的2011年,我们发现房地产商一个有趣的现象,叫作有序地退出,这和2008的恐慌情况刚好相反。上市企业里面有序退出房地产业务的公司有很多,包括大江股份、金发科技、建发股份、獐子岛、酒鬼酒、金种子酒等等。另外一些地产公司也在有序退出,包括鼎立股份、大连控股、华茂股份、新湖中宝、绿景地产、华业地产、莱茵置业。这些公司有序退出之后,把相关的房地产业务卖给了像万科这样的大型专业地产开发商。万科2011年上半年买了十个项目,其中一笔是30亿元广州的新光城市花园,招商地产2010年买地只花了13亿元,2011年是108亿元。2009年、2010年很多公司花了大量资金抢做,而这些钱来自于地产信托基金。万科在这个时候没拿太多地,因此它成本比较低,利息只有5.9%,而其他中小型地产公司的利息差不多在12%~14%,这个资金的差距加重了中小型地产公司的负担。这些地产公司由于购买土地过于迅速、囤积过大、利息过高,碰到了2011年的宏观调控,结果不是宣告倒闭、不是拍卖楼盘、不是大甩卖,而是迅速地将自己所拥有的股权卖给专业的大型开发商。而像万科、中海、招商、恒大等等地产公司积极地到处买地,因为他们已经集中了大量资源,而且它们的资金成本比中小型地产商低很多。万科这种大企业一掌控之后,它不可能大幅,因为在2008年干过一次傻事,它现在不会再干第二次。

如果大型地产商的高度集中,很可能就会像香港一样出现“四大天”(恒基兆业、新鸿基、新和长江实业)的情况。香港老百姓在这几个“四大天”开发商的压力之下,终生得背负着房贷的压力,他们终生为“四大天”而打工。所以如果房企整合之后真的成为几家,因为它们有足够的资金能扛得住风险,将支撑房价居高不下,结果就是会让我们老百姓永远成为房奴。

【推荐阅读】

楼市龙年冰点开市 房企资金隐患可能年中爆发

警惕:个人住房信息联网 背后的四大“阳谋”

二手房成交量持续处于冰点 房产中介靠啥过冬

【搜房网店】美丽生活 首付8万买宝安精致好房


相关报道

史玉柱盖房计划1年前已搁浅:巨人内部选择沉默

巨人网络为员工盖房。这个搁浅一年多的计划,又在坊间炒热。

上海某媒体日前称,巨人早已成立一个小组处理相关事宜,将由公司出钱拿地盖房,以成本价卖给公司的研发员工,并且可以按揭。

“我们不置可否。”巨人网络公关部负责人马全智说。本报了解到的情况是,这个备受关注的计划事实上早在一年多前已搁浅。

一位不愿具名的巨人游戏研发人员透露,“盖楼这个事没谱,几年前就说了,没什么戏。”

史玉柱素来在巨人提倡亲情文化。几年前,他自掏腰包15亿元,请来建筑业大师汤姆·梅恩,在松江建起了园区。巨人的一千多名员工,在其中可享受堪称的影院、酒吧、桑拿、体育馆、游泳馆和健身室。

“我们一直很重视员工待遇问题,一直在改善,我认为,民营企业家应该努力爱护员工。”史玉柱曾对媒体说,从企业发展利益角度讲,为员工提高待遇,是降低企业成本有效的方式。

尽管园区里还建有6幢6层的员工宿舍楼,基本能够覆盖全员,但巨人每年的员工调查显示:住房问题长期居于员工关心问题的首位。“大家长”史玉柱会有以成本价供房解决员工后顾之忧的想法,似乎在情理之中。

一位曾负责过盖楼的巨人中层回忆,2010年8月份,上海市某主要领导在松江区的陪同下,到巨人集团园区考察。看到公司专为员工配套的人才运营模式不错,该领导很满意。

人才住房,正是上海市政府近年的主要议题。今年1月12日上海“两会”上,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还在强调,他一直思考的两个难点问题:一是如何解决青年人才的住房问题,二是如何进一步扩大开放。“上海发展必须敞开大门,延揽人才。但如何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难度很大。上海各项要素成本很高,是住房。近年来,我们在解决住房问题上想了很多办法,但还不够,还需要有更多的创新突破。”俞正声在那次会议上说。

巨人所在网游行业的特点,也使得向员工提供低价房计划,成为当时急迫的选择。

2009年、2010年之间,巨人在行业中表现强劲。2010年巨人更是凭借《征途》成为“强盈利公司”,净利润率维持在60%以上,顶峰时净利润率超过80%。

但也正在此时,很多小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那两年,业内的恶性挖角严重,很多员工一跳槽,头衔和薪水成倍上涨。而有经验的研发人员更是香饽饽。”一位巨人内部人士说。

而对IT公司,尤其是网游公司而言,游戏产品的研发团队,实际是公司发展的灵魂。一旦骨干被挖走,整个产品的研发就陷入瘫痪。知情人士称,“当年建房计划,并不是的员工都会享受到这个福利,只是针对部分核心研发人员。”

自得到上海市领导的肯定后,巨人高层遂有了希望松江区相关部门支持在园区外,通过公开拍卖的形式,配套一块住宅用地,由巨人集团建设开发,以成本价卖给公司研发人员的想法。

作为松江区近年来的招商引资项目之一,巨人集团在当地发展受到极大支持。2008年巨人松江时,当地领导就多次召开会,要求全力以赴支持其发展。此番,巨人的人才获得高层领导赞许,“松江区领导似乎也愿意考虑这个问题。”

知情人士透露,此后巨人组成了一个小组,来专门研究建房事宜。

而在计划草案中,方并非上市公司巨人网络,而是由史玉柱个人控制的公司如巨人。“因为在历,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并不支持这类看似并不能产生盈利的项目。”

但在进一步洽谈的过程中,巨人和松江区在一些问题上并没有谈拢,比如公司起先希望拿地的区域,并没有合适的住宅用地出让。而在土地价格上,双方也存在一定的分歧。谈判因此搁浅。

在坊间还流传一个版本:松江区几任分管土地部门官员2010年、2011年被集中曝出贪腐丑闻,巨人拿地一事也被殃及。但该说法遭到前述项目负责人的否认。

但巨人方面并没有放弃争取。公司在2010年和2011年两度向上海市领导写信汇报情况时,都顺带提到了拿地盖楼的事,但一直并无下文。

针对此番再次沸沸扬扬的传闻,巨人内部终选择的是沉默。

【推荐阅读】

楼市龙年冰点开市 房企资金隐患可能年中爆发

警惕:个人住房信息联网 背后的四大“阳谋”

二手房成交量持续处于冰点 房产中介靠啥过冬

【搜房网店】美丽生活 首付8万买宝安精致好房


责任编辑/lixiaoyu.szesf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微信扫码打开

房天下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