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正文

保利地产增速放缓 难破融资瓶颈转型压力犹存

房天下深圳二手房网  2012-04-06 09:12:00  来源:地产中国网
[提要]4月5日晚间,被誉为地产界新四强(万科、恒大、中海、保利,简称“万恒中保”;旧四强是指“招保万金”即万招商地产、保利地产、万科及金地)之一的保利地产终于在前三强出炉年报之后,以“姗姗来迟”的姿态祭出了其“亮丽”的年报。

抢先掀起新一轮潮的保利地产(600048.SH),其年报终于出炉。

4月5日晚间,被誉为地产界新四强(万科、恒大、中海、保利,简称“万恒中保”;旧四强是指“招保万金”即万招商地产、保利地产、万科及金地)之一的保利地产终于在前三强出炉年报之后,以“姗姗来迟”的姿态祭出了其“亮丽”的年报。

尽管“严厉”的调控压顶,但似乎并未妨碍这家披着央企铠甲的开发商业绩增长。其中显示,期内,实现营业收入超过470.4亿元,同比增长31.04%;实现净利润65.3亿元,同比增长32.7%;每股1.1元,同比增长32.5%。一连串亮丽的数据,将保利地产推向了有史以来的水平。

但漂亮的数字背后,亦隐藏着鲜为人知的难言之隐。外部调控压顶,内部自我转型,导致这家向来狂飙突进式增长的房企业绩增速放缓;银根有紧无松,让这家本来融资渠道单一的房企巨头难以突破集资瓶颈;虽转型计划正在实施,但道路依然漫长……面对此,是忙中出错偏离航向而不能至,还是突破阶段瓶颈重拾增长,是摆在保利地产面前严峻的考验。

开始减速

2011年,包括保利地产、万科等大鳄在内,业绩表现依然突出,但值得注意的是,增长速度均逊于往年。

从净利润来看,去年,保利地产净利润增长率为32.7%;而在2010年,这一数字接近40%;2009年,其增长率超过了57%;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房地产首轮调整的双面夹击下,亦实现了50%的增长率;而2007年,表现更为,增长率查过了121%。

显然,在严厉调控压力下,保利地产减速轨迹颇为明显。

不仅如此,已不是当年吴下阿蒙的竞争对手足以让保利地产跑的气喘吁吁。2010年,在房企销售额中,保利地产以662亿元仅次于千亿万科,而荣升为榜眼。但去年,保利地产“掉队”了,被恒大地产以808亿元的销售额挤出老二位置,只能以732亿元屈居第三。

增长放缓的同时,保利地产的拿地规模在今年亦大幅减缓。2009年,其新拓展项目高达38个,新增土地建筑面积1338万平方米,和当年销售总金额433亿元旗鼓相当;2010年,更是一路跑马圈地,拓展了45个项目,新增土地建筑面积高达1441万平方米。

而去年全年新进入合肥、郑州、石家庄、慈溪、德阳、通化等6个城市,新项目拓展仅23个,新增规划容积率面积933万平方米,新增权益容积率面积677万平方米,新拓展项目平均楼面地价2582元/平方米,耗资172亿元。无论在拓展项目数量上,还是买地资金上都仅为2010年的一半。

对此,保利地产在其年报中称,2011年,面对紧缩的货币环境、限购、限贷、限价等严厉的房地产调控和快速增长的保障房供应,商品房成交价量陷入下行趋势,市场形势复杂、严峻;同时公司快速扩张的经营规模给自身管理带来了较大压力,区域管理风险有所提升。

与此同时,亦给其“3-5年再造一个保利”的计划造成了巨大压力。早在2010年,被誉为“铁娘子”的宋广菊取代前董事长李彬海执掌保利,并提出再造计划。据了解,为了实现该计划,该公司专门成立了职能管理机构,负债推进。但从目前增长情况来看,收效差强人意。

实际上,突如其来的严厉调控,给惯于激进的扩张的保利地产戴上了“紧箍咒”。

将时间镜头再拉长些,保利地产爆发式增长的轨迹更加清晰。2006年成功上市后,经过不到一年的拓展,当年年底,其资产规模从2005年的80亿元翻了一番达到了165亿元;2007达到了409亿元,是2006年的两倍多。但经过2008年大幅震荡之后,此种式增长也告一段落。

到2010年,保利地产的总资产超过了1500亿元,若按照总资产规模来算,再造计划后,其总资产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而截至目前,其总资产规模仅达到1950亿元,而随着增长率的逐年下降,能否在预期内达到目标,尚需观察。 

【延伸阅读】

保利地产利润总额首超百亿元 欲发力商业地产

2月销售36亿元 保利地产促销去存货抢先机

保利地产"微调"商业地产策略 试水养老、增持商业

保利地产:40城100项目齐 降幅或超20%

 


融资瓶颈

保利地产减速的另一原因是,其融资渠道受限,很难维持以往激进拓展的路子。其在年报中称:“将积极拓展房地产基金等多元化融资渠道,降低财务风险。”

其实,近几年来,保利地产的融资途径的确较为单一,但在此前轮调控之前,保利地产在资本市场上一路“畅通无阻”。2006年,成功上市后,手持20亿元战利品的保利地产,在土地市场上一路高歌猛进,当年销售不到84亿元,却在土地市场上接近70亿元。

上市直接融资的票子难以填补激进的拓展造成的资金缺口。上市不满一年,2007年保利地产就祭出增发融资计划,并获得近70亿元的资金,而这一年,其销售突破百亿(170亿元),新拓展项目达11个,耗资接近150亿元。

经过两年的拓展,2009年保利地产又来了一次非公开增发,募集资金高达80亿元。这一年,其拓展项目高达38个,新增土地面积超过了1338万平方米,是2008年的两倍之多。

融资胃口越来越大。时隔一年之后,保利地产卷土再来,2010年拟通过非公开增发募集近百亿元。但此次“圈钱”计划生不逢时,恰遇严厉的调控横空出世,阻断了包括保利、万科、金地等一大批A股是上市房企融资计划。

去年年底其无奈地宣告融资计划“流产”。公告称,2010年4月,公司2010年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方案,距今已近18个月。“结合目前资本市场的融资环境,经与主承销商协商,同意公司撤回2010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申请。”

受调控影响,增发等一系列的低成本融资计划无疾而终,保利地产只能另辟蹊径。除了正常的银行抵押地款、担保贷款等融资方式外,保利亦被迫借道高成本的信托融资。去年1月份,方正信托为其推出2.4亿元的“保利锦程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成本超过了9.5%。在信托融资中,借道保障房概念于去年6月底北京信托为其推出的3亿元“保利南沙河项目”融资成本也不低于7.2%。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保障房利润微薄,保利地产拿如此高成本的资金,则是另有其因。

在此情况下,只能通过消化巨量的库存,来获得更多的资金。2011年初,保利地产的存货量从2010年年底的601亿元,飙升至1099亿元;截至今年年初这一数据上升至1521亿元。面对不断高企的库存量,鲜有动作的央企大佬,亦开始在今年年初掀起了新一轮潮,部分房源打折幅度超过了20%。以此抢得更多的资金,并缓解资金和高库存的双重压力。

转型重压

在住宅市场受阻下,保利地产亦加入了转型大潮,并在商业地产、旅游地产及养老地产等领域“跑马圈地”。

其实,早在2002年,保利地产在“十年规划”中,就已提出了发展商业地产的计划,但因住宅市场一路疯涨,该公司并未在商业地产领域大展拳脚,2010年当严厉调控来袭之际,才将部分精力投入非住宅市场,一场声势浩大的转型大戏就此拉开帷幕。

保利地产披露,在报告期内,其商业物业的销售额超过了150亿元;全年共实现物业租赁、展览服务、商场和酒店经营等收入超8亿元。截至目前,其在广州、佛山、成都等城市拥有50万平方米商业物业运营面积。

除此之外,保利地产在北京、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规划建设19个写字楼、13个五酒店、8个购物及2个会展。就此,宋广菊早前表示,住宅过了期之后,如果公司还需要保持竞争,商业地产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但从目前来看,保利商业地产的超长的战线与其收入相去甚远。2010年全年,该领域的收入仅为5亿元,不及总收入357亿元的零头;而去年的收入仅为8亿元,亦不及总收入的2%。按照未来商业地产占收入比例30%的规划来看,其商业蓝图还需很长的路要走。

与此同时,保利地产亦在进军旅游地产及养老地产,但目前二者尚在初始阶段,并未形成规模,因此短期内效果难以显现,资金压力亦比较明显。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大举进军商业等领域无可厚非,但摆在这些开发商面前的问题就是钱的问题。“目前,针对开发商的各种融资途径都卡得很严,预计还将会持续一段时间,这对本来资金就紧张、还大笔下注了商业地产的企业来说,估计未来一段时间内会更糟。”

【延伸阅读】

保利地产利润总额首超百亿元 欲发力商业地产

2月销售36亿元 保利地产促销去存货抢先机

保利地产"微调"商业地产策略 试水养老、增持商业

保利地产:40城100项目齐 降幅或超20%

 

责任编辑/zhangyuhu.szesf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微信扫码打开

房天下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