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正文

中国一线城市楼市或将加强新房预售环节管控

————2013年房地产调控不会放手 “稳”为上策

房天下深圳二手房网  2013-02-07 10:22:00  来源:中国证券网
[提要]记者获悉,为遏制“量价齐升”的势头,有关部门今年将加强交易环节的管控。由于二手房交易分散、灵活,新房市场将成为管控的重点,且主要体现在新房预售环节。上半年一线城市可能放缓预售证的审批节奏并减少审批的房屋套数,以此压低新房的供应量,下半年则适当加快预售证的审批。

》》早春深圳买楼必看非毛坯房

》》拜年了:2013深圳地产经纪行业百店千人万语贺新春专题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为了遏制量价齐升的局面,上半年一线城市可能放缓预售证的审批节奏并减少审批的房屋套数,以此压低新房的供应量,下半年则适当加快预售证的审批。

上半年北京市的新建商品房供应节奏可能放缓,供应量处于相对低位,下半年新房供应将有所回升。受此影响,预计上半年北京新房成交量可能比去年下半年有所下降,而迫于资金压力,今年下半年开发商可能出货,从而起到稳定量价的效果。

点击查看图片

预售节奏或放缓

今年初以来,北京楼市延续火爆局面。据北京市住建委统计,1月北京共成交纯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1.09万套,同比大幅增加5.9倍。二手住宅成交量为19561套,环比上涨9.2%,同比增加5.7倍。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1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3281元/平方米,环比上涨9.4%;二手住宅成交均价为24962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5%。

“量价齐升”的情况在其他一些一线城市也存在,这将直接威胁房地产调控成果。北京市住建委新闻发言人秦海翔近日表示,今年北京房地产调控的目标是保持房屋交易量和交易价格的稳定。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为遏制“量价齐升”的势头,有关部门今年将加强交易环节的管控。由于二手房交易分散、灵活,新房市场将成为管控的重点,且主要体现在新房预售环节。上半年一线城市可能放缓预售证的审批节奏并减少审批的房屋套数,以此压低新房的供应量,下半年则适当加快预售证的审批。

这一调整的意义在于,上半年通过缩量的方式减弱房价上涨的动力,而下半年房地产企业迫于资金压力,可能放量出货,从而起到稳定全年量价的效果。

就预售价格而言,管控原则将不会改变,即新房预售价格不得明显高于周边同类房屋的价格,也不得明显高出项目前期的销售价格。

供需两端均应调整

从今年1月的新房供应情况来看,缩量态势明显。据北京市住建委数据,1月北京市新增商品房预售套数为3894套,其中开盘2718套。虽然同比有所增加,但环比缩水超过六成。

1月新房供应量减少与春节前后的传统市场淡季密不可分,但在销售持续旺盛的情况下,北京楼市的新房库存已降至低位。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北京商品住宅库存为74378套,创2007年以后的水平。

库存量的减少被视为此前两年北京未能完成土地供应计划所致,且正在推涨未来房价上涨的预期,导致部分恐慌性需求入市。

业内人士表示,一线城市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确立,尽管政策调整短期内可暂时缓解供需压力,但从长远看,增加供应才是解决之道。

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的数据显示,1月北京共成交8宗住宅用地,土地面积合计99.4万平方米,超过去年上半年总成交量。人士表示,在层的管控下,今年一线城市的土地供应将有一定幅度的放量,对土地开发环节的也将强化。

同时,需求端存在调整的空间。在保持限购措施不松动的基础上,不排除调整信贷和税收政策,涉及二手房和二套房交易,一线城市的楼市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短期来看,一线城市的房价仍有上涨动力。如果未来房价持续快速攀升,不排除调控加码的可能,且政策着力点将涉及供需两端。

 

中国地产中介经纪报发布——第五期,大佬们的事迹

 

回顾:

深圳市二手房预约买卖及居间服务合同(2011年版)

楼市风生水起!2012深圳全年二手楼总成交65803套

》》深圳鹿丹村补偿方案征求意见 涉及内30栋住宅

今日新闻

央行报告显示居民通胀预期上升 二季度后或转紧

中国“房氏”族谱 房爷、房姐、房妹、房叔一起来

迈入2013年,2012深圳二手楼市品牌中介形象展示

上海某房产中介区域总监去年一年收入450多万元

外媒称中国少数特权控制大量房源推高房价

国务院批转通知研究在适当时期开征遗产税!

深圳商业地产“挖角战”年薪百万难招领军人才

 


2013年房地产调控不会放手 “稳”为上策

本轮房地产调控已经持续了近3年,直到现在,哪怕是微微的一丝政策松动,各地市场和房企也都会积极‘响应’。在以限购、限贷、限融资为代表的调控政策下,房地产市场由过热迅速降温。

回顾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政策调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市场主体的运行路径——从20年前商品房市场起步时期到2000年以后的楼市供需两旺,再到3年前“严厉调控政策”的先后出台,由政策造就的地产繁荣面临着生存危机,包括央企在内的涉足房地产项目的非地产企业出现了一波退出潮,房地产企业从2005年的8万余家锐减至6万家。

2010年至2011年通常被看作本轮房地产调控的阶段,其间行业政策面持续收紧,市场交易量持续萎缩,一线和二线城市房价持续回调。进入2012年以来,调控事实上逐渐进入了第二阶段,由于前期调控成效基本得到了的肯定,加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给地方政府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行业基本面在2012年之后明显出现好转,出现了市场交易量逐渐恢复、房地产企业压力逐渐减轻,终致使房价也正逐渐企稳回升。总的来看,2012年无疑成为行业全面回稳的一年。

2012年上半年的楼市回暖就是直接的证明。得益于年初政府楼市政策的“微调”,加之开发企业采取“以价跑量”的销售策略,整体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得以逐步回升,并呈现出所谓“回暖”的行情——2012年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虽然呈持续负增长态势,但降幅却呈现出逐月收窄的趋势;前5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2.88亿平方米,同比降幅较前4个月缩小1个百分点;5月当月商品房销售面积更是出现了大幅的反弹,环比上涨20.3%,一线城市成交量纷纷创下2012年初实施限购政策以来的水平。

当然,成交量的持续回暖也带动了房价止跌回升,使得本来预期普遍悲观的一线开发商上半年都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大部分上市企业都完成了年度销售目标的50%左右。

回暖的原因显而易见,随着地方对楼市政策的微调以及货币政策得以放松,降准、降息等政策逐步出台,各地楼市调控政策的微调、首套房贷利率优惠、公积金贷款上限放宽等以及央行持续的降息等货币政策的实施,在这种局面下,市场预期发生了较大变化,释放了一定的购买力;其次,由于开发商库存压力较大,为加速出货,开发商采取的“以价换量”等销售策略,吸引了部分自住刚性需求,进一步支撑了上半年楼市成交量反弹。

但“回暖”不等于“复苏”。毕竟成交量的上涨,实质是心理预期回暖,楼市的反弹本质上是被政策冻结的一部分市场刚性需求的释放,而非整个行业领域的结构性系统复苏。进入到下半年,在国内经济尚待全面复苏的背景下,“从严基调”和限制性发展政策依旧成为市场的主流,并被看作是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深水区。相比2010年至2011年多轮次、力度不断升级的政策调控,虽然没有出台本质上的全新政策,但是决策层对调控的基调一直维持在相对严谨的高度。领导人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坚持房地产调控。此外,对于个别放松力度较大、舆论反应强烈的地方性放松仍然坚决叫停。例如2012年年初时的芜湖财税补贴、年中时的重庆补缴公积金等,终因压力而“流产”。

从地方层面来看,相比2011年个别城市超越底线的触碰限购红线,2012年以来明显变得更加谨慎,地方政府的政策调整形式上多采用的是调整普通住宅标准、公积金、信贷优惠等比较温和的方式。统计显示,2012年至今已有28个城市先后对公积金贷款政策进行了调整,方式从年初时相对温和的延长贷款年限、增加贷款上限,转变到进入下半年后下调首套房、二套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不难看出,一场政策的博弈正在进行,一方是坚持楼市调控不动摇的要求,另一方则是地方政府不断通过政策微调试探政策底线。

但政策调控意在抑制泡沫,扶持刚需购房的目的没有改变,如果这一目的没有实现,调控将不会停止。整体来看,2012年调控已经从常态化手法过渡到一些创新手法的结合,市场对于调控的认识也由不理解逐步转化为认识和成熟。

在中国经济将长期面临通胀危险,不动产的保值需求依然强劲的背景下,放松调控政策后房价反弹似乎顺理成章。因此,2012年中国房地产依然未能摆脱政策的束缚。

当然,2012年的现实经验是成功的——只要和地方在政策尺度的拿捏上达成相对共识,市场交易量就足以企稳回升,同时,在适当的政策压力下整个行业也不至于过热。

对于已经到来的2013年,政策的演变已经呈现出一定“紧”与“稳”的端倪。一方面,从近期的及一线城市的调控态度来看,决策层对于市场反弹的容忍度依然不变,是对房价反弹明显的重点城市,仍存在调控收紧的可能。另一方面,考虑到银行系统的风险控制和地方政府的债务处理,使得决策层会保留局部定向放松的可能,这种放松可能会体现在那些有特色的手段,当然即使是放松,也是局部的、有限度的。

从近来及各部委释放的信号可以看出,2013年政府绝不会放手楼市调控,楼市调控政策势必围绕“稳”字展开。

 

 

责任编辑/chenzhouke.szesf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微信扫码打开

房天下小程序